王祥宇/手足外科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从医之德,律己之心
救死扶伤,初心如馨
对患者温情相待
外科医生,给人的印象大多是严肃、高冷、忙碌、没空好好说话......但王祥宇医生则是一位开朗爱笑、心思细腻、温和对待病人的手外科医生。
早上8点,手外科医生王祥宇走进病房,患者和家属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王医生仔细查看每一位患者的伤处,耐心叮嘱患者及家属应该要注意的事项。查房的过程中,王医生耐心聆听患者的反馈和需求、仔细检查伤口,跟踪患者的最新情况。
有时候病人的伤势很严重,要进行2-3次手术,病人非常消极,很担心自己往后会残疾,这时候王医生会很耐心的宽慰病人和家属,帮助他们舒缓心情,松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查完房,王医生会亲自为患者换药并指导患者术后如何做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疾病治疗效果的好坏不能单靠手术是否成功来评价,最重要的是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患者,面对质疑,王医生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量去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沟通,尽力安抚,以自己的专业技术去解决病人的问题。
“对病人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无论在哪家医院,要对病人有关怀,其次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技能,活到老学到老”,这是王医生经常说的一句话。
确实行医之路漫漫,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既然去做了,就尽心尽责。或许,这和高尚无关,这和责任有关。
手术台上挥洒无悔青春
最长的一次手术一共经历了8个小时,这是一位四指离断的病人,病情严重,面临截肢风险,但本着医者仁心,医生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更想为他保住手指,于是王医生与手外科的其他医生并肩作战,精雕细琢,最终成功保住患者的手指。
当被问到在手术室的时间会不会很漫长时,王医生笑着说:“因为专注,所以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在医生身上,总有一种紧张叫随时待命,总有一种喜悦叫患者脱离危险。他们肩负着家庭重任,托起病人健康的重担,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尽情挥洒无悔的青春。
“学医第一点首先是治病救人,作为一名医生,解决病人的痛苦,是一种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病人躺着进来,走着出去,对我来说是一种医生的自豪吧。”王祥宇医生如是说道,质朴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也不负自己的行医初心。
闻令而动,逆行出征
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王医生义无反顾的跟随志愿服务队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战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荣获“2021年江阴市抗疫先锋”。
抗疫前线,所有医生和病人隔离在一栋大楼里,医生负责为病人检测体温、血压、血糖等,一天检测2—3次,及时关注、处理病人不舒服的情况,睡觉也是在集中的宾馆里,和其他所有支援疫情的医生一样24小时待命,不容疏忽。
被问到“担不担心自己感染上”,王祥宇医生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名医生,去支援疫情防护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耀。”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王医生时刻保持充沛的精力,竭力为每一位患者尽一份力。
外科医生大多都是有处女座情结的人,追求圆满、完美,自己没有经治的病人希望有个好的结果,自己经治的病人更是恨不得方方面面都做到极致。
也正是这群白衣天使默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青春年华,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医生身上的顽强、率真、友善,为每一位前来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也见证了他们在伤痛下的勇敢和坚持,向所有坚守在岗位上的医者致敬。